人的一只手有5根手指,它们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各不相同,而且每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称: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有趣的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都分为3节,唯独大拇指却只有2节,这种结构有什么意义呢?
根据进化论已经知道,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古猿生活在森林中,依靠四肢爬行,拇指或大足趾与其他四指(趾)分开,在树上进行攀援活动时,具有3节的指或趾十分适宜,而只有2节的拇指(趾)用处却不大。后来,古猿下地学会直立行走,上肢得到了解放,特别是当他们进化为人类之后,由于手经常使用工具,拇指变得十分粗壮有力。在人的手掌处,还产生一群发达的大鱼际肌肉,使拇指能与对面的其他四指配合活动。
正是这种进化的结果,现代人类的拇指,已成为作用最大的一个手指。成语“首屈一指”的含义是最杰出者,就是指大拇指。的确是这样,根据科学家统汁,凡是涉及手指运动的工作,几乎一半以上需要大捣指帮助3大拇指既能独立工作,又能与其他四指协同工作,如写字、拿筷、握枪等。
如此重要的大拇指为什么只有2节?科学家认为这种结构对它最适宜。因为大拇指倘若仅仅由1节组成,它与其他四指配合抓握物体就显得很不方便;如果大拇指是3节,那么它又会显得软弱无力,无法胜任一些力量较大的动作。所以说,大拇指的这种结构,是从猿到人进化上的合理结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