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蜀国刘备的军事,他算无遗策,才智过人,为汉室基业鞠躬尽瘁,最后病死在了军营中。关于他的一生,最受争议的恐怕要数北伐了。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呢?目的是什么呢?下面是十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希望大家喜欢!
诸葛亮北伐目的
有一个说法是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帮助刘备光复汉室。因为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也就是他之所以出山,是为了帮助刘备统一天下。在诸葛亮北伐之前,刘备已经死了,所以可以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帮助刘备完成光复汉室的遗愿。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诸葛亮是为了完成他对刘备的承诺。因为刘备死的时候,将刘禅托付给了他,让他代为照顾,同时还说诸葛亮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有余,能够定国安邦。如果愿意辅佐阿斗,就用心辅佐,如果不愿意,汉室的江山就拱手送他。当时的诸葛亮非常感激刘备的信任,表示自己愿意以死效忠。
还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就说过,想要统一天下,最好是先夺取荆州,在进攻西川,取一上将,从荆州北伐但是在诸葛亮出山实现自己的抱负,想要一展雄才时,刘备却为了给关羽报仇而攻打了吴国,破坏了诸葛亮的计划。等到了刘禅继位后,诸葛亮成了蜀国的实际掌权人,并于吴国结盟,共同多抗曹军。再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认为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夙愿了,所以才会出师北伐!
这三种原因说不好哪一种才是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或许三者都有,但是随着北伐的失败,他的目的终究也是不能达成了。
诸葛亮北伐路线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诸葛亮北伐是由于当时蜀国的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为了平定其他的几个政权诸葛亮决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打下一片江山,因此制定了好几个北伐的方案,也因此有了4条诸葛亮北伐路线,在这几个诸葛亮北伐路线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第一个,这也是最长的一条路线。
诸葛亮北伐路线的第一条路线是从成都出发,经过汉中到达天水,再从天水往西到西平关,这条路刚开始的时候失败了,由于手下将领指挥无能,诸葛亮被迫退回成都,而且第一条路线所耗费的时间也太长,诸葛亮从成都走到天水就用了半年的时间,再加上中国南北跨度比较大,生活在南方的军人们大多不熟悉北方,所以导致了这次北伐的失败。
诸葛亮北伐路线中的第二条是从安定出发,安定在现今甘肃省的南部,走西平关和岐山一路直接到祁连山,这条北方路线用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中间要经过很多地形危险的地区,尤其是西平关这一带山势比较险峻,所以诸葛亮这次北伐也没有成功。诸葛亮设计的第三条路线是从街亭出发到列柳城,然后绕弯儿往东去阳平关,这条路线上发生了后来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事件,正是因为马谡玩忽职守丢了街亭这个地方,使得诸葛亮全盘皆输,整个计划都成为一堆泡影。
最后一条诸葛亮北伐路线比较短,是从西城到达汉中地区,诸葛亮的大本营在成都,从成都到西城仅需要3天的路程,所以诸葛亮从成都出发到达西城,然后再去了汉中,这条路线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对诸葛亮来说,这条路线是下下策,因为它明显不如前面几条路线节省精力,不过可惜第四次诸葛亮北伐也失败了。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后代历史学家对待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这个问题共总结出了两个原因,一是街亭失守,使得诸葛亮一招走错满盘皆输,马谡的玩忽职守让诸葛亮三次北伐都化作一堆泡影,第二个因素是因为后主刘禅懦弱无能,他不能给诸葛亮带来贡献反而拖了诸葛亮的后腿,使得诸葛亮5次北伐都失败。
其实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诸葛亮会治国,但不会治人,他虽然是智慧谋略的化身但是他在军事将领的任用上确实存在着不足,姜维等大将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重用,但是马谡这种粗枝大叶的人却深受诸葛亮喜爱,最后丢了街亭造成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悲剧,侧面说明了诸葛亮在识人用人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他不能够知人善用,对于马谡这种人也不能狠得下心去。导致了诸葛亮北伐均遭失败。其实影响诸葛亮北伐的还有刘禅,刘禅是刘备的儿子,刘备临死前把托孤大业寄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刘备要好好照顾刘禅,然而刘禅却不给诸葛亮争气,一直在后宫中寻欢作乐还拖诸葛亮的后退,使得诸葛亮的北伐大业不能够成功,其实诸葛亮北伐失败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刘禅的荒淫无道懦弱无能。
除了这两个重要因素之外,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还应该包括其他客观因素,例如那时候蜀国实力还不太强盛,还不能够支持诸葛亮进行大举进攻,而且北方地区已经几十年没有经过战争,相对和平,政权也相对稳定,诸葛亮选择北伐的时机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