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知道,因为视网膜损坏而导致失明的盲人,可以通过人工眼带来复明的希望,但是如果盲人的失明是由于视神经以至视觉系统中更高级一些的部位受到了损伤,那么人工眼就不管用了。科学家是一群有奇思妙想的人,他们想,既然我们看到的东西其实不是“看到”的,而是靠大脑感觉到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别的感觉器官来代替部分丧失了的视觉功能呢?
这在科学上叫作“感觉替代”。对人来说,外界图像只到视网膜为止,再往后传的就不是图像了,而是一系列脉冲序列构成的模式。这些脉冲模式就其形式而言,和脑里面其他的神经冲动序列模式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所以,眼睛的功能应该可以被其他器官所部分代替,目前做得比较成功的是用舌头来“看”东西。
初看起来,上面的说法非常神奇。但是实际上这和盲人用手杖探路的原理类似。当盲人用手杖探路时,他可以通过手杖知觉到这里有一个台阶,那里有一个垃圾桶……从知觉上来说,他觉察到的并非是他的手或者臂的触觉,而是物体的正确空间位置。
于舌头的感受器就在表面,唾液保证了电极的良好接触,而且舌头感受器分辨东西也比较精细。摄像机就戴在被试者的额部,其输出通过电缆传送到转换装置中,转换成144路的低压脉冲串,每一路对应于一个像素。这些脉冲串被输送到含在口中的12×12的电极阵列中,从而刺激舌头上的触觉感受器,使得被试者能够产生图像的感觉。令人惊奇的是,尽管感觉替代装置的分辨率很低,被试者还是能够感受到相当复杂的图像,有位使用者不仅能“看到”有球朝他滚过来,他还能伸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杯饮料,甚至于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对于这种感觉,有一位使用者是这样描述的: “我对自己真正体验到的是什么还是有点拿不准……它们确实给我某种东西在那儿的感觉,但是这就是视觉吗?”这是一个科学界还有争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