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眼睛比喻为照相机?

有人说,眼睛就像两架长在脑袋上的照相机,这个比喻的确很有道理。

在人类眼球的最外面,是一层无色透明的角膜,如同照相机的镜头。由于它经常受到泪水的冲洗,因此总显得水汪汪的,一尘不染。

眼球的中央有个小圆孔叫瞳孔,外界的光线就是通过它进入到眼球底部的视网膜上。照相机在拍摄时,根据光线的明暗,需要随时调整光圈。瞳孔也一样,当光线太强时,瞳孔会慢慢缩小,挡住过多的亮光;当光线太弱时,瞳孔又会自动放大,以便让尽可能多的光线进入。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从明亮的户外走进一个暗室时,马上会感到眼前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要过一段时期才能适应。这是因为人类突然由明入暗,瞳孔开始渐渐扩大,直到适应黑暗的环境。

照相机中的胶卷,是最后感光成像的部位,人眼的视网膜也具有类似的功能。因为视网膜上有无数感光细胞,当它们接收到光的刺激信号后,会将信号转变为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的传递,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心。这样,人就能真实地感受到外界万千事物的形象和色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