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是现在的总理、副总理和秘书长兼人事部长;宰相并非具体的官名,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这一官职的职责是辅佐君王、掌管国事,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
夏商时期,出现了巫史、尹、太师等官职,称呼不一,职责近似,有辅佐君王提高行政效率之意,形成了宰相的雏形。文王建周之后,完善了官制,设立了六官。据《周礼》记载,周朝以“天地春夏秋冬”设立六官,其中以“天官冢宰”为贵,主要负责立法和行政之职。
扩展资料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
秦国由于变化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