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五代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

说到五代时期这个时间段的历史应该还是很有意思的,话说五代十国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的英雄和大武将的,这其中就有一位叫王彦章的,这个人名气非常大那么我们如果要仔细的分析的话,他到底会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如何评价五代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

王彦章生平事迹,知道的朋友很多,这里不赘述,重点谈一谈王彦章这个人物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元初名儒郝经《题汶阳王太师彦章庙》有这样的诗句:

不许乾坤属李唐,孤军直与决存亡。

大梁仅得延三日,匹马犹能敌五王。

谁意人间有冯道,幸因身后遇欧阳。

千年豹死留皮在,破冢风云绕铁枪。

清代王恽诗《谒梁太师王彦章祠》有句曰:

太师祠庙汶城西,坟土累累日渐低。

唯有英声消不得,至今高与泰山齐。

清朝康熙年间寿张(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寿张镇,上世纪60年代寿张县撤销)知县滕永祯在《重修〈寿张县志〉序》中说:

(王)彦章忠肝义胆,捐躯成仁,千载昭垂不朽!

王彦章在《旧五代史》中在卷二十一《梁书》二十一列传第十一中,和庞师古、霍存、符道昭、徐怀玉、郭言、李唐宾、王处裕、刘康乂、贺德伦等后梁的臣子们并列,但在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中,王彦章在卷三十二《死节传》第二十中,和欧阳修认为的全节之士裴约、刘仁瞻并列。

说来可怜,整个五代符合欧阳修这个标准的只有三人,无怪乎欧阳修要特别推崇王彦章。郝经诗所谓“幸因身后遇欧阳”说得很到位,王彦章形象的完善和塑造,确实和欧阳修关系非常密切。

如何评价五代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

在欧阳修的视角,五代是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的“乱世”(《新五代史》卷一六《唐家人传》论),因而在撰写《新五代史》的时候采用所谓春秋笔法,用不同的字句表述方式和自己的补充议论来体现微言大义。

对后梁忠诚不二的王彦章受到推崇,便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对后世的统治者来说,提倡和鼓励忠君和赤心报国的典范王彦章,自然对统治有利,也自然需要大树特树。

当然,因为王彦章出身草根(据说不知书),又勇武过人,所以在百姓心目中也很喜欢这个粗豪耿直的将领,有一种把他当做出身相仿的自己人的感觉,毕竟,很多王彦章的祠庙(铁枪庙)也并不是官方设立的而是百姓自发设立的。

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青主)说:

王彦章粗鲁莽汉,仅死事可,特立死节之目,全未推敲所事所死者为谁也?

傅山的意思就是说王彦章是死事还马马虎虎,如果要说是死节,那么他所殉的对象实在是很不堪和黑暗的后梁,自然谈不上什么死节。

其实,欧阳修心里也有点虚,他曾经这么说:

天下憎恶后梁已经很久了,但是如果生在那个时代,不当它的臣子也可以,但是如果食人之禄,那么就要死人之事。(已议成白话文)

但是,抗清死节的黄道周却这么评价王彦章:

留皮留我,忠早酌量。死得其所,死又何妨。

此时的王彦章,已经成为一个抽象的精神榜样。

如何评价五代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

1927年,王国维自沈于昆明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同事陈寅恪特为之作《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其中云:

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Eidos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

从伦理学、历史学乃至很多领域,关于这个问题以及衍生的相关问题当然见仁见智,也大可以商榷,但是,任何时代,从来不缺少知顺逆、识时务的聪明人,而粗鲁莽汉王彦章这样的人物,从来就是少有的,他的价值或许也就在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