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到了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
投壶起源于射礼,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子弟都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诸侯宴请宾客的时候,请客人射箭是礼仪之一。在那个时候如果成年男子不会射箭会被大家嘲笑,主人邀请大家射箭,也不能推辞。但后来确实是有客人不会,就用投壶的方法代替弓箭,也达到了娱乐宾客,遵循礼仪的效果。到了战国时期,很多文人讲究内心修养,投壶这种从容安静、讲究礼节的活动,就很适合他们的要求。加上社会发展,中国民间投壶为乐的现象比较普遍。《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历史上也记载过晋昭公大宴诸国国军,大家举行投壶游戏的事。魏晋时期也流行投壶,还对使用的壶进行了改进,在壶口两旁增添两耳。所以投壶的花式上就多了许多名目,比如“依耳”、“贯耳”、“倒耳”等,娱乐性非常强。到了宋元时期一些以司马光为首的大儒们,对于投壶这项原本是古礼的活动,现在趋于娱乐化感到不满,就改动了投壶的名称和计分规则。司马光规定第一箭入壶者定为“有初”、第二箭连中的为“连中”、投入壶耳的叫“贯耳” 、箭箭都中者为“全壶”等等。增加了投壶的政治性和繁琐性。后来投壶因为继续被历代士大夫增加其政治性和礼节的繁琐性,流传的范围变窄,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