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起空气质量,一个原本在学术界专用的名词“PM2.5”一经空气质量发布,很快就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所谓“PM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些肉眼完全看不见的微小颗粒物虽然“个头”极小,但危害很大。相比粗大一些的颗粒物,PM2.5质量更轻,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随风飘浮,不易沉降,更容易被吸入人体。
一般来说,大多数粒径大于10微米的粗颗粒物会被鼻子中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捕获;稍小一点的,通常也会被咽喉部的黏膜捕获,最终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排出体外。而对于颗粒更小的PM2.5来说,人体的这些屏障都形同虚设,它能顺利地通过鼻腔和口腔,顺着气管直达人体肺部,并在肺泡中“安营扎寨”,沉积下来,很难再排出体外。
从来源上说,PM2.5这类细小颗粒物主要产生于汽车尾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由于粒径小,在相同质量浓度情况下,其个体数量要远比PM10(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更多,总表面积更大,能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有害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当这些有害物质搭上了PM2.5这个“顺风车”进入人体肺部后,很快就会在呼吸系统深部兴风作浪,诱发肺炎、肺癌等严重疾病。
2013年2月,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PM2.5虽然微小,危害却十分严重。由于PM2.5是一种以人为排放为主的污染物,因此,在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城市地区,对空气中的PM2.5进行监测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于空气质量要求的提高,未来还需关注粒径更小、危害更大的超细颗粒物P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