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通过太阳了解大概时间
大晴天的日子太阳在天空最高处就是正午,然后在根据太阳在天空中不同的位置粗略了解时间。
第二阶段 日晷
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人类使用日晷的时间非常久远,古巴比伦人在远古时代的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中国是在3000年前的周朝。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比方阴天和晚上。
第三阶段: 沙漏.水漏.蜡烛[漏刻]
把水注入留有小孔的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然后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第四阶段: 早期的机械钟
通过机械的传动来记录表现时间,具体的资料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没有定论了。世界上第一块钟表肯定是根据太阳.日晷进行校准时间。
第五阶段: 更细致的天文观测太阳.恒星
因为折射望远镜的出现,观测太阳和恒星更加的方便准确,再利用子午环就能确定天文时。再根据天文时划分时.分.秒,这个时候时间可以精确到秒了。1820年法国科学院正式提出: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为一个平太阳秒,称为世界时秒长。人们曾经选择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作为标准去计量时间,得到所谓的天文时间标准。1960年以前,CIPM(世界度量衡标准会议)以地球自转为基础,定义以平均太阳日的86400分之一作为秒定义。即1秒=1/86400平均太阳日。然而地球自转并不稳定,会因其他星球引力的牵引而改变。1960~1967年CIPM改以地球公转为基础,定义1900年为平均太阳年。秒定义更改为:一秒为平均太阳年之31556925.9747分之一。由于理论上和测量实践上的原因,天文时间的精度不高,大约只能达到几毫秒,即千分之一秒。它满足不了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第六阶段: 精确钟表的产生
这得益于钟摆和游丝摆轮的发明。这一阶段的时间确定校对还是根据第五阶段的天文时(第六阶段只是作为辅助第五阶段天文观测的工具,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随时进行准确的天文观测,而钟表具有便携性)。
第七阶段: 原子钟
它的定义是: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下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原子跃迁振荡频率十分稳定,原子钟精度很高,可以达到百万分之一秒,甚至千万分之一秒。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把在海平面实现的上述原子时秒,规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时间单位。目前世界各国都采用原子钟来产生和保持标准时间,这就是“时间基准”,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介将时间信号送达用户,这些手段包括:短波、长波、电话网、互联网、卫星等。这一整个工序,就称为“授时系统”。
网络校对时间
参考:
北京时间网(老牌) https://www.bjtime.cn
北京时间网(新秀) https://www.bjtime.net (精确到0.0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