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炽灯只要一通电,立刻就亮起来,而点亮荧光灯时,常常可以看到起辉器先闪几下。这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荧光灯的发光原理说起。荧光灯的灯管里面充有少量的水银和氩气,灯管的两端装有电极。从阴极发射出的电子,与管内的氩气分子发生碰撞,可以产生更多的电子,这些电子迸一步激发水银蒸气放电,辖射出不可见的紫外线,当紫外线照射到灯管内壁涂覆的荧光物质,就发出可见光。可是,要使阴极发射出电子,并使发射出的电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与氩气分子碰撞出更多的电子,就必须在灯管的两极加上一个很高的电压,普通的220伏电压无法提供电子碰撞所需的能量。因此,点亮荧光灯需要一个比220伏高得多的启动电压,而这个启动电压就是由起辉器和镇流器密切配合产生的。
当荧光灯接通电源后,灯管内并没有发生放电现象。倒是起辉器氖管中的双金属片之间发生辉光放电,发出红色的光。辉光放电产生的热量使得起辉器中的双金属片温度升高,于是,动触片弯曲程度发生变化,当它碰到静触片时,辉光放电停止,于是起辉器就不亮了。
由于辉光放电的停止,动触片慢慢冷却下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当它离开静触片时,电路被打幵,电流中断。在电流中断的刹那间,镇流器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可以高达1000伏特,连同电源电压一起加在灯管两端的电极上,将荧光灯点亮.
如果通过上述过程一次不能把荧光灯点亮,起辉器里面的氖管就会亮起来又熄灭、熄灭了又亮起来……这样重复好几次,我们看到起辉器不停地闪烁,直到把荧光灯点亮为止。荧光灯点亮后,电流增加很快,镇流器就是用来把电流限制在额定电流大小的装置。同时,灯管内水银蒸发,两端电极之间的电阻大大减小,因此两端电压也下降,于是,和它接在一起的起辉器便不再发生辉光放电,也不再亮起来了。
如果供电电压偏低或者在冬天寒冷的天气,荧光灯点亮就难一些,起辉器便要多闪几下。如果电压太低了或者灯管太旧了,就无法把荧光灯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