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手术中,常常要用到缝合线。有趣的是,身体内血管、神经、脏器等的缝合线,都是由人体能够吸收的材料制成的,这样手术后就不会有拆线的麻烦。那么,什么样的材料才能用作缝合线呢?人体又为什么能够吸收它们呢?
过去,外科上使用的传统缝合线叫羊肠线,它是用动物蛋白质制成的线。在人体内,蛋白质是可以被消化的,如平时人们从肉鱼鸡鸭等食物中摄入蛋白质,通过一种叫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蛋白质中的高分子被分解为小分子,从而被人体消化吸收。
然而,用羊肠线缝合伤口时,病人往往有一种胀痛的感觉。原来,人体内含有各种酶,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能使羊肠线分解的速度加快。在病人的脏器、血管还没有长好之前,羊肠线便幵始分解,强度逐渐降低。当脏器、血管蠕动时,羊肠线就会松弛。这样一来,没有愈合的伤口当然会有阵阵的胀痛。所以羊肠线不是理想的外科缝合线。
于是,化学家开始寻找新的材料,希望找到一种既能为人体所吸收,但又不会很快分解的材料。经过努力,人们终于找到一种叫聚乙交酯的高分子材料。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纤维,它在人体特有的酸碱性条件下,会慢慢分解成小分子,而不受蛋白水解酶等的作用。所以,它的分解速度远远要比羊肠线的分解速度慢,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强度。就是说,在脏器完全长愈后,聚乙交酯才慢慢分解,最终为人体所吸收,这样就避免了病人的痛苦。
那么,这种合成材料对人体是否有害呢?这是不必担心的。因为,这种合成材料的分解,不会消耗人体内的酶,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也不参与人体的代谢活动,而且最终会被人体排泄出体外。对病人来说,它只有极轻微的组织反应而已。因此,它比羊肠线更适合用作缝合线。
当然,由于各种脏器伤口的长愈速度和所需的条件不同,因此,还得生产出各种不同性能的合成材料缝合线来,以满足不同脏器缝合的需要。